近日,河北乒乓球隊隊員孫穎莎的故事點燃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火焰,她的故事不僅展現(xiàn)了體育精神的魅力,更深刻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讓我們來重溫這段演講去重新尋找生活的信念和力量。
莎莎演講稿《有我》如下:
很多人都問過我,在那一個時刻,你在想什么?面前是無數(shù)目光,是期待、支持、緊張,身后是乒兵球臺,是熱愛、夢想、榮光。其實我并沒有想什么,就是積蓄力量,然后堅定地打出下一拍。
你好,我是孫穎莎,出生在2000年,接觸乒乓球已經(jīng)18年了。5歲的時候,爸媽在家附近的體育用品商店給我買了一個4塊錢的球拍。那時我根本拿不住拍子,但我就是喜歡聽乒乒乓乓的聲音。撿球的時候,我總想著把球盆再裝滿些,裝不了的就往兜里揣幾個,因為這樣就可以再多打幾次球。
如果你問我,在無數(shù)個和自己較勁的日日夜夜里,支撐我的是什么?是熱愛吧?!拔蚁矚g乒乓球,好像就是因為我喜歡打乒兵球。"熱愛讓每一個平淡又辛苦的日常都擁有了意義。累到胳膊都抬不起來的時候,看到跳躍的小白球還是會忍不住揮拍,熱愛才是一個人最強大的動力。
是信念吧。有時你會問自己:“孫穎莎,你還能做到嗎?孫穎莎,你真的跨越不了自己這道坎兒嗎?每次的答案都是堅持,堅持,再堅持。下風(fēng)球、逆風(fēng)盤,還有一次次的落后和低谷,哪有什么一帆風(fēng)順?就是想在痛苦的時候再堅持一下,因為付出努力總要比完全放棄強一點點,可能就是這一點點會讓結(jié)果變得不同。
更是責(zé)任吧。8歲的時候,看張怡寧和王楠在北京奧運會的颯爽英姿,我就開始明白,有些比賽拼的不止是一個人的勝負(fù),還有更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把國旗放在胸前,放在離心臟最近的地方。
有人對我說"祖國會非常為你驕傲的",那是我聽到過最幸福的話。但我更想說,我永遠(yuǎn)為我的祖國而驕傲,我驕傲我的背后站著我的同胞,我的祖國為我支撐,我驕傲我能出生在讓夢想充滿可能的時代。
為什么大家喜愛我們,支持中國乒乓球隊呢?最重要的初衷并不單純因為常勝之師、國球榮耀,而是因為點燃的熱血、拼搏的不屈、追夢的純粹,還有許許多多讓生命閃光的美好特質(zhì),更是因為對祖國最深厚的愛意。
如果你們因光而來,那就讓我們回歸愛的初衷,為夢想,為美好,為祖國加油。在各自不一樣的賽場上,讓世界看看,這才是中國青年的樣子!和我們的前輩先輩一樣,接過時代的接力棒,這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和榮光。
我們永遠(yuǎn)奔赴熱愛,不害怕夢想有多高,遠(yuǎn)方有多遠(yuǎn),我們永遠(yuǎn)堅定執(zhí)著,有著打不倒的倔強。從向往光到理解光,從追逐光到用力發(fā)光,這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和榮光。
遇到挫折,不要沮喪,就當(dāng)這一局輸了,下一拍再努力打回來,總有一天,你將成為你想象中理想的樣子,而這樣的我們,會是這個世界眼里最耀眼的中國青年的樣子。
責(zé)任編輯:河北體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