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機電之家首頁 >> 工程造價>> 工程管理 >> 施工與現場管理 >> 淺析建筑基坑邊坡局部塌方后,如何處理呢
淺析建筑基坑邊坡局部塌方后,如何處理呢

建筑基坑邊坡局部塌方后,如何處理?

第一個案例


一、工程概況


案例工程由多棟高層住宅樓組成,地下部分均為整體地下車庫。場地整體呈西高東低布置,基坑大開挖最深處約5.5米,最淺處約2.5米。


由于該地塊西側筏板邊線距建筑紅線較近,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基坑支護設計邊坡坡度為1:0.4,基坑開挖范圍內土質均為粉砂或粉土,且邊坡頂部原先埋有高壓電纜線,土方開挖過程中局部邊坡沿電纜線位置出現塌方現象。西側邊坡總長度約205m。


二、處理方案


1、局部塌方區(qū)域處理措施


先按照設計圖紙放出基坑邊線(筏板邊線外擴60cm),沿邊線垂直釘入A63鋼管,鋼管壁厚3.5mm,鋼管外露于基底以上1.5m,釘入土層內2m,鋼管間距50cm。在鋼管內側襯8mm厚鋼板,鋼板高度1.5m。鋼管及鋼板安裝到位后,在塌方區(qū)域自坑底往上堆放沙袋,沙袋堆放坡度1:0.55,沙袋堆放時每層縫隙錯開咬槎,沿坡面間距2m埋設泄水管。最后在堆好的沙袋坡面上,按照原基坑設計方案做土釘墻。


1.png


局部塌方區(qū)域剖面圖


2、西側邊坡未塌方區(qū)域加固措施


對于未塌方的西側邊坡,待原設計方案中土釘墻施工完畢后,為安全起見,沿西側基坑邊坡底通長,按照上述鋼管及鋼板施工方法進行加固。壁厚3.5mmA63鋼管按照間距50cm,釘入土層內2m,外露于基底標高以上1.5m,在鋼管內側通長放置1.5米高8mm厚鋼板,最后在坡底空隙處堆放沙袋鑲牢。


2.png


3、西側邊坡塌方區(qū)域廣告牌基礎加固措施


對于塌方區(qū)域外露的廣告牌基礎,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加固:在坑底廣告牌基礎對應位置另行打入4根壁厚3.5mmA63鋼管,然后用鋼管斜撐于廣告牌外露的基礎上,用可調頂托頂牢。


3.png


西側基坑處理平面圖


三、基坑監(jiān)測


1、本工程監(jiān)測要求包含以下內容:周邊地表豎向位移;邊坡頂部水平位移、豎向位移。


2、變形控制的監(jiān)測報警值:邊坡頂部水平位移累計值小于30mm,并小于5mm/d;邊坡頂部豎向位移累計值小于30mm,并小于3mm/d;基坑周邊地表豎向位移,累計值小于20mm,且小于2.5mm/d。


3、在基坑開挖期間,須做到一日一測,在地下室施工期間的觀測間隔可視測得的位移及內力變化情況放長或縮短。監(jiān)測頻率和監(jiān)測報警條件應根據規(guī)范要求進行。


4、沿基坑周邊共布置20個水平位移和沉降觀測點(其中西側處理邊坡處共布置7個)?;鶞庶c選在相對穩(wěn)定和使用方便的位置。監(jiān)測期間,應定期檢查工作基點和基準點的穩(wěn)定性,具體點位設置以檢測單位現場定點為準。監(jiān)測基準定布置如下圖:


4.png


監(jiān)測基準定布置圖


注:▲——基坑邊坡位移、沉降觀測點


5、沉降觀測:沿基坑四周道路布置觀測點,間距不大于20m,儀器采用DS1水準儀。基準點布置在基坑邊線20m以外。


6、位移觀測:沿基坑四周布置位移觀測點,其間距為20m,且不大于25m,觀測儀器采用經緯儀。


7、基坑監(jiān)測過程中要做好巡視檢查。


8、檢測頻率


5.png


四、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該基坑工程施工正處于雨季,因此必須做好防雨、防雷、防風等措施。


1、一切機械設備應設置在地勢較高,防潮避雨的地方,要搭設防雨棚。機械設備的電源線路要絕緣良好,要有完善的保護接零。


2、做好現場的排水系統(tǒng),將地面雨水及時排出場外,并安排抽水設備,防止場地內積水。施工前應做好場內的道路暢通,排水通暢,使場內雨后不陷不滑、不積水。


3、提前備好防雨器具,薄膜3000㎡,3寸水泵3臺,排水膠管500米,編織袋2000條、鐵鍬30把、雨衣、雨靴等防雨物資,確保雨季正常施工不受影響。


4、機動電閘箱的漏電保護器裝置要可靠,施工要按電氣專業(yè)規(guī)定設置臨時裝置。雨后對所有用電設備及電線做全面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5、施工道路用200mm厚混凝土硬化,避免因下雨道路泥濘無法施工。


6、做好中長期天氣預報收聽工作,及時調整施工順序。如果暴雨后基坑內集水,把提前準備好的3臺水泵立即安裝啟動,將基坑內水排出,確?;影踩?。


7、如果剛開挖的坡面還沒有支護就遇到下雨,可調動應急庫存的薄膜把坡面覆蓋,防止坡面沖塌。


8、雨期施工期間,必須派專人晝夜值班,并準備好搶險材料和人力,時刻準備排除險情。


第二個案例


一、工程概況


案例工程為1棟集廠房、科研、辦公樓于一體的建筑,建筑層數為地下4層,地上自西向東兩側建筑為14層,建筑高度為59.98 m,其中1~7層為廠房,8~12樓為科研樓,13層為辦公樓;中間地上建筑為4層,建筑高度為24 m,其中1~3層為廠房,4層為會議室?;A形式采用筏板基礎,CFG樁復合地基。


二、出現險情


1、在馬道出入口處左側第7根支護樁和第8根支護樁之間、-8.96米至-12.96米處出現流砂現象,致使支護樁外地面出現塌陷現象。塌陷坑3米x4米左右,深4.5米左右。時間:2016.10.18上午11:00


2、經項目部檢查,此次塌陷的地方是原來的回填位置。


3、經第三方檢測單位復測,地面塌陷沒有對支護樁和基坑邊坡造成任何的影響。


6.png


支護樁外地面塌陷位置


三、應急措施


出現險情后,我方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使用鋼管搭設圍擋、采取隔離等辦法,封閉現場。


7.png


塌陷處采取鋼管隔離


四、原因分析


塌陷位置處于馬道口位置。由于支護樁錨索施工沒有達到馬道邊緣。支護樁之間沒有錨噴混凝土,地面滲水由此處造成流沙沖擊口。隨著流沙量的加大,支護樁外土方量減少,由此造成地面塌陷。


8.png


流沙口位置


五、整改措施


1、首先人工拆除由于塌陷所造成的超出設計坡腳部分;


2、基坑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3、將馬道的土方整平,達到錨索施工條件。將錨索鋼梁施工完畢。


9.png


流沙口處錨索施工


4、錨索施工完畢后,在支護樁中間使用Ø14@200鋼筋網植筋,C20細石混凝土噴錨。附圖4,錨噴混凝土植筋


10.png


5、植筋注意事項。按照技術要求確定鉆孔的位置、深度、孔徑,如有串動或遇原有鋼筋密集間隙不足須經主管工長許可后改變孔位。孔徑應大于鋼筋直徑4~6mm,成孔時不得破壞原有混凝土的構件結構,不得切損構件原有主筋和其他受力鋼筋。成孔后的孔壁必須完整無損,無裂縫、蜂窩、孔道。


6、使用編織袋滿裝沙子,在支護樁(錨噴)外面密實排放。編織袋以外塌陷處使用沙土回填。


7、回填注意事項:


1)回填時禁止直接將沙土直接傾倒于基坑內。


2)沙土回填分層夯實,禁止使用蛙式打夯機。

作者:未知 點擊:424次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本文標簽:淺析建筑基坑邊坡局部塌方后,如何處理呢
* 由于無法獲得聯系方式等原因,本網使用的文字及圖片的作品報酬未能及時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請《淺析建筑基坑邊坡局部塌方后,如何處理呢》相關權利人與機電之家網取得聯系。
關于“淺析建筑基坑邊坡局部塌方后,如何處理呢”的更多資訊

電子樣本

SN系列樣冊
:鞏經理
:13915946763
:南京塞姆泵業(yè)有限公司
個人求購

張揚瓊 【求購】  ABB火檢...  2025-11-27
張雪根 【求購】  固體除垢劑  2025-11-26
趙經理 【求購】  變壓器  2025-11-26
羅經理 【求購】  巡邏車跟蹤...  2025-11-26
趙經理 【求購】  柴油發(fā)電機  2025-11-26
沈雙 【求購】  柴油過濾紙  2025-11-26
陳經理 【求購】  濰柴船用發(fā)...  2025-11-26
 【求購】  移動電源  2025-11-25
VIP公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