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施工方法匯總
承重磚砌筑工程
1、±0.000以下基礎采用粘土磚,M10水泥砂漿砌筑,主體采用粘土承重多孔磚,一至三層采用M7.5混合砂漿,四層至五層采用M5混合砂漿。
2、施工方法如下:磚澆水:粘土磚必須在前一天澆水濕潤,以水浸入磚四角邊1.5cm為宜,含水率10-15%,常溫不得用干磚上墻,雨季不得用含水率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砌磚墻。
3、砂漿攪拌:砂漿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1.5分鐘。
3、組砌方法:采用三順一丁砌法。
4、排磚撂底(干擺磚):一般外墻撂底時,兩山墻丁磚,前后檐縱墻排條磚,若有破活,七分頭式或丁磚應排在窗口中間,附墻垛或其它不明顯部位,在排活時還要考慮在門窗口上邊的磚墻合攏時也出現(xiàn)破活,所以排磚時必須做全面考慮。前后檐墻排第一皮磚時,要考慮甩窗口后砌條磚,窗角上必須是七分頭才是好活。
5、選磚:選擇梭角整齊,無彎曲裂紋,顏色均勻,規(guī)格一致的磚。敲擊時聲音響亮,焙燒過火變色,變形的可用在基礎及不影響外觀的內(nèi)墻上。
6、盤角:砌墻前先盤角,每次盤角不超過五層,新盤的大角及時吊靠,如有偏差及時修整,仔細對照皮數(shù)桿的磚層和標高,控制制好灰縫大小使水平縫均勻一致。
7、掛線:砌筑一磚半墻必須掛雙面線,長墻中間應設幾個支線點,下線要拉緊,每層磚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砌一磚厚混水墻時宜采用外手掛線,可以照顧墻兩面平整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礎。
8、砌磚:采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滿鋪滿擠操作法。砌磚時磚要放平,里手高,墻面就要張,里手低墻面就要背。砌磚一定要跟線"上跟線,下跟棱,左右相鄰要對平",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不游丁縫,嚴禁事后砸墻,水泥砂漿在3小時內(nèi)用完,混合砂漿在4小時內(nèi)用完,不得使用過夜砂漿,混水磚應隨砌隨將舌頭灰刮盡。
9、留槎:外墻轉(zhuǎn)角處應同時砌筑,內(nèi)墻交接處必須留斜槎,槎子長度不小于墻高2/3,槎子必須平直,通順,分段位置在門窗口角處,隔墻與墻或柱不同時,砌筑時可留陽槎加預埋拉結(jié)筋,沿墻高50cm預留∮6鋼筋2根,每邊埋入長度不小于50cm,末端加90彎鉤,隔墻頂用立磚斜砌擠緊。
10、木磚預留孔洞口和墻體和結(jié)筋;木磚預埋時小頭在外,大頭在內(nèi),數(shù)量每邊按洞口高度決定,洞口高1.2m以內(nèi)放2塊,高1.2m-2m每邊放3塊,2m-3m每邊放4塊,木磚提前做好防腐處理,預留孔按設計要求預留,不得事后剔鑿,墻體拉結(jié)筋的位置,鋼筋規(guī)格、數(shù)量,間距均按設計要求留置,不應錯放,漏放。
11、安裝預預制過梁:標高、位置及型號必須準確,坐灰飽滿,坐灰厚度超過2cm時,要用豆石混凝土鋪墊,過梁兩端支承點的長度應一致。
12、構(gòu)造柱做法:預先根據(jù)設計圖紙彈出位置線,構(gòu)造柱插筋處理順直,砌磚墻時與構(gòu)造柱連接處砌馬牙槎,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超過30cm(五皮磚),磚墻與構(gòu)造柱每沿墻高50cm,設置2∮6水平拉結(jié)筋連接,每邊伸入墻內(nèi)不應小于1米。
空心墻砌筑工藝
?。?)砌筑前把基礎墻或樓面清理干凈,灑水濕潤。
?。?)根據(jù)設計圖紙各部尺寸,排磚底,使砌筑方法合理便于操作。
?。?)砂漿攪制:配合比應用重量比計量精度為水泥62%砂及攔合料65%,宜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為砂-水泥-摻合料水,攪拌時間不少于1.5s,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或水泥混合砂漿一般在拌合后2-3小時用完。嚴禁用過夜砂漿。每層樓或250m3砌提的各種強度等級的砂漿,每臺攪拌機至少應作一組試塊(每組6塊)砂漿材料,配合比變動時,還應制作試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