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理財活動中,我們把風險理解為價值損失的概率。從財務的角度來說,風險主要是指無法達到預期報酬的可能性。每個家庭都要承受各種風險,在家庭生命周期的各階段,風險的內容也略有不同。為了有效管理風險,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搞清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下面,我們提供風險管理的過程:
第一步:識別、確定風險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風險,并了解它的嚴重性。風險就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內,特定的客觀情況下,某種收益的或損失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第二步:風險評估
評估風險使用兩個標準:潛在損失的大小和風險出現(xiàn)的概率。對風險承受的選擇可以有幾種結果:不可承受、可以承受、不重要。如果一種風險顯著地影響家庭的生活水平,則是不可承受的(或不可支撐的),不管這種風險出現(xiàn)的概率多少都一樣,這種風險就是損失比較大的;如果損失小,即使概率比較高,則也是可承受的,如果概率低,就是不重要。當然,我們評價損失的大小,對不同的家庭是不一樣的。
第三步:風險控制
控制風險的方法有:一是風險規(guī)避。在面臨可選擇時,請盡量避免風險行為,如不參考危險的活動、乘火車少坐飛機等。二是分散風險。如家庭成員不參考同樣危險的活動,避免同時傷亡;夫妻不在一個單位,避免同時失業(yè)風險等。三是預防和減少風險發(fā)生的頻率。
第四步:通過保險來處理風險
對家庭來說通過保險來規(guī)避風險就是尋找風險的共同分擔者。
第五步:監(jiān)測風險
平時定期關注風險問題,如在生命周期發(fā)生變化時,需重新考慮風險管理控制計劃。










